三河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规划
- 发布时间:2016-01-05
- 作者:暂无
三河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三河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将认真研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以城乡基层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推动社会建设、提高全市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作用。为此,特制定本计划。现将2016年——2020年的发展规划总结如下:
1、充实完善电子数据库资源
为满足读者不同层面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将通过调查、论证,不断更新充实原有数据库资源,增加一些好看实用的视频资源,例如农业科技类、生活养生类、青春励志类、民生类等,进一步完善馆藏数字资源结构。在2016年至2020年这五年内,每年整合购置数字资源不少于3个TB,预计2020年底,数据库容量不小于40个TB。
2、开展读者活动
现代图书馆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借还图书,强调更多的是主动为读者服务,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举办惠民活动。未来五年,图书馆预计每年开展不少于6次的大型读者活动,涉及养生、国学、科普等多方面内容,采取培训、讲座、互动等各种形式。此外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需求,穿插举办4—6场契合当时环境主题的小型读者活动。
3、建立市镇级总分馆制
为了保障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真正的实现文化共享,建立图书馆体系的总分馆制势在必行。作为公共文化示范区试点之一,图书馆预计初步建立起市镇级的总分馆制。以市图书馆为总馆,镇级文化中心为分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通借通还,覆盖城乡,真正实现所有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使市民可以真正享受到文化阅读带来的方便与乐趣。预计2016年初着手进行。
4、开展文化下基层服务与图书流动服务
为了保障乡镇及偏远乡村市民的公共权益,使其也能享受均等的文化服务,在未来的五年里,预计在全市各个乡镇分别举办关于农林牧渔、健康养生、科技普法等真正贴近百姓生活的讲座,并配送相关内容的图书,次数每年不少于10场。届时,图书馆还会配置流动书车,以将各类图书定期带到偏远乡村的流动服务站点供广大市民借阅,年次数不少于30次,使百姓们在百忙之余也能有书读,以方便他们的生活与学习。预计2016年开始实施。
5、拓展延伸服务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三河,在未来的五年里图书馆会积极拓展延伸服务,努力创造“人人有书读,人人爱读书”的阅读氛围。
首先,预计在华联购物中心、富达购物中心等三河市中心的繁华场所,设立图书自助借还点,各配置一台24小时室外自助借还机。届时,既方便了读者就近借还图书,节约了时间,同时又间接的分流了一部分读者,缓解了图书馆本部高峰期的压力。
其次,预计在10个乡镇、各个镇级和街道文化中心以及市区内各大购物中心设立电子触摸屏阅读机和电子书借阅机,并构建集科技视频、图片库、电子书、报刊等于一体的数字资源平台,使广大市民可以随时随地的享用海量的数字资源,真正的实现数字资源处处开花时时共享。预计2017年开始实施。